場效應管漏極以及與源極的本質區別-KIA MOS管
信息來源:本站 日期:2021-03-24
圖11-7所示是場效應管漏極12-21C/W1D-AR1S2/2C特性曲線,它與晶體三極管的輸出特性曲線相似。電壓UcJ。一定時,漏極電流五會隨漏、源極之間電壓Us變化而改變,這一特性稱為漏極特性。圖中,橫坐標表示漏、源極之間電壓。縱坐標表示漏電流五。
場效應管漏極特性曲線是一個曲線族,在電壓U。值不同時,有不同的漏極特性曲線(在晶體三極管輸出特性曲線中改變,獲得一條輸出特性曲線)。從這一點上也可以看出,場效應管是一個電壓控制器件。
從漏極特陛曲線中可以看出有3個區,即I區、Ⅱ區、Ⅲ區,表11-6所示是對這三個區的說明。
場效應管同三極管一樣,用于放大信號時要給予它適當的偏置電壓,即給柵極一個直流偏置電壓。這一電壓是加到柵極與源極之間的。
對結型場效應管而言,柵極與源極之間應加反向偏置電壓。
對于絕緣柵場效應管而言,視是增強型還是耗盡型而有所不同:對增強型管而言,柵極與源極之間應采用正向偏置;對耗盡型管而言,柵極與源極之間可加正向、零、反向偏置。
一、兩者的結構原理不同:
1、源極的結構原理:一般的晶體管是由兩種極性的載流子,即多數載流子和反極性的少數載流子參與導電,因此稱為雙極型晶體管,而FET僅是由多數載流子參與導電,它與雙極型相反,也稱為單極型晶體管。
如果在一塊P型半導體的兩邊各擴散一個高雜質濃度的N+區,就可以制成一個P溝道的結型場效應管。上圖給出了這種管子的結構示意圖和它在電路中的代表符號。由結型場效應管代表符號中柵極上的箭頭方向,可以確認溝道的類型。
2、漏極的結構原理:在兩個高摻雜的P區中間,夾著一層低摻雜的N區(N區一般做得很薄),形成了兩個PN結。在N區的兩端各做一個歐姆接觸電極,在兩個P區上也做上歐姆電極,并把這兩P區連起來,就構成了一個場效應管。
二、兩者的特點不同:
1、源極的特點:屬于電壓控制型半導體器件,具有輸入電阻高(108~109Ω)、噪聲小、功耗低、動態范圍大、易于集成、沒有二次擊穿現象、安全工作區域寬等優點。
2、漏極的特點:可以將多個開漏輸出的Pin,連接到一條線上。通過一只上拉電阻,在不增加任何器件的情況下,形成“與邏輯”關系。這也是I2C,SMBus等總線判斷總線占用狀態的原理。利用外部電路的驅動能力,減少IC內部的驅動,?或驅動比芯片電源電壓高的負載。
三、兩者的作用不同:
1、源極的作用:共射極放大電路類似,共源極放大電路具有一定的電壓放大能力,且輸出電壓與輸入電壓反相,故被稱為反相電壓放大器;共源極放大電路的輸入電阻很高,輸出電阻主要由漏極電阻Rd決定。適用于作多級放大電路的輸入級或中間級。
2、漏極的作用:由于漏級開路,所以后級電路必須接一上拉電阻,上拉電阻的電源電壓就可以決定輸出電平。這樣就可以進行任意電平的轉換了。
聯系方式:鄒先生
聯系電話:0755-83888366-8022
手機:18123972950
QQ:2880195519
聯系地址:深圳市福田區車公廟天安數碼城天吉大廈CD座5C1
請搜微信公眾號:“KIA半導體”或掃一掃下圖“關注”官方微信公眾號
請“關注”官方微信公眾號:提供 MOS管 技術幫助